央企成为人才“聚宝盆” 全球招揽英才
2010/12/23 17:01:58 编辑:well 阅读[46]

  霍尼韦尔环球油品公司首席执行官、美国国家石化炼油联合会董事兼石化委员会委员卡洛斯,通用电气全球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国际匹兹堡煤炭大会气化会议主席刘科,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研究员、中国和亚洲能源环境合作组织主席王勇……几年来,这些赫赫有名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接二连三地被神华集团通过全球招聘收至麾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作为国家经济排头兵的各大中央企业,开始着眼在世界范围内配置人力资源,努力为促进企业发展、国家富强广揽天下英才。目前,我国中央企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日益成为汇集全球精英人才的“聚宝盆”。

  全球招聘“海纳百川”

  今年4月,曾经在德意志银行投资银行任全球执行委员会委员、亚太区总裁的张红力,通过业内推荐、自愿选择、专家考核、组织考察等程序,正式出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之职。

  中国金融机构首次吸纳海外金融高管,引起世界范围关注——中国央企在选用高层次人才的机制上,正在大踏步迈出新的步伐。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渴求了解国际情况、具有开展国际业务能力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专业人才。2003年起,中组部、国资委连续6年面向全球公开招聘了111名央企高管,吸纳的都是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2008年底,正值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中央果断部署并启动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千人计划”,中国工商银行引进的张红力正是该计划的入选者之一。

  事实证明,充分开发利用国际人才资源,不断提高经营管理人才的国际化水平,为央企提高国际竞争力注入了新的活力。2008年起,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先后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引进了5名列入中央“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并聘请他们担任集团公司总信息师、总会计师,二级企业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安全总监等重要管理岗位。这批海外人才的加盟,大大提升了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和水平。

  为引导央企加大市场化选聘工作力度,实现经营管理人才选任机制改革的上下联动,2004年起,国资委要求央企新录用经营管理人员一律实行公开招聘,有力推进了中央企业加快市场化选人步伐。截至去年底,各大央企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方式选聘的各级经营管理人才已由2004年的33万人增加到了52万人,增长了58%,市场化选聘已经成为央企选拔任用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

  科学激励长风破浪

  考核评价,是人才管理和开发的基础环节,也是企业改革发展重要的“指挥棒”和“风向标”。近年来,我国围绕做强做大央企主业,促进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加快建立完善充分体现企业特点、有利于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形成了目标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体系。

  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始终突出业绩导向,建立健全经营央企的业绩考核制度。着眼于落实责任加压力、转变机制添活力、做强主业增实力,各大央企积极探索并完善了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经营业绩考核,主要考核企业的主业和短板,重点看主业实现的利润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并根据企业的短板设置个性化的管理绩效指标,提高考核的精准性。“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正是这种考核结果与企业领导人员薪酬挂钩的方式,大大调动了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有效促进了央企的主业优化和科学发展。

  几年探索,辐射效应明显。对央企领导人员的经营业绩考核,示范带动了央企大力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各企业普遍采用关键指标法、平衡计分卡等现代考评技术,建立了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使考核目标日益精准,考评方式不断完善,有效激发了经营管理人才的创造活力。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在深入研究领导人员典型成长路径和最优成长路径基础上,对企业领导人员实施“一图一表”管理法,用职业发展路径图和个人动态信息表清楚记录每位领导人员的成长经历、绩效结果、气质类型、能力特点、成熟度等,实行个性化的跟踪培养和动态化的调整使用,真正做到“能者上”。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从“思想上正确引导、管理上严格考核、机制上完善通道”三方面较好解决了干部“庸者下”的难题。2007年以来,通过免职、降职或不适岗辞职淘汰的关键岗位人员年均占比达6.3%,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自育英才厚积薄发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近些年发展势头强劲,连续7年卫星发射成功,实现全方位跨越发展。尤其是神舟五号飞船,长征二号F火箭等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壮举,为中国航天带来前所未有的辉煌。

  成功来之不易,点滴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这样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航天人队伍:32名两院院士、9名全国技术能手、2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3位全国十大杰出青年、1位全国十大杰出专业人才、286位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这支队伍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自主培育,在工作岗位上逐步成长起来的本土人才。

  在全球招揽英才的同时,央企纷纷加大开放性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本土人才。通过积极与国外跨国公司、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协作关系,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式,开创了依据海外资源培养本土人才的新局面。2003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央企领导人员1625人次、外部董事450人次赴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考察培训,大大提升了经营管理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经营管理能力。

  与此同时,央企也不断加强开放型人才培养开发力度,通过大力开展国际化培训,有计划地选派国内优秀人才到海外项目现场和海外分支机构的重要岗位工作,着力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的经营管理团队。中国中钢

Copyright© 2007-2017 www.sznet.cn 深圳视窗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14047004号